除臭设备为什么会产生结垢,该如何进行清洗
除臭设备在使用过程中,可能会遇到结垢的问题,这不仅影响设备的除臭效果,还可能降低设备的使用寿命。了解结垢的原因并掌握有效的清洗方法,对于保持除臭设备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。
一、结垢原因
1. 水质问题:
水中的硬度物质,如钙、镁等离子,在加热或蒸发过程中容易形成碳酸盐、硫酸盐等沉淀,附着在设备表面形成垢层。
水中的杂质、悬浮物等也可能在设备表面沉积,形成结垢。
2. 温度变化:
温度对结垢形成的影响十分突出。当温度上升时,部分盐类的溶解度会随之下降,促使它们从溶液中析出并沉积在设备表层。此外,温度的波动还会导致局部区域出现过饱和状态,这进一步促进了结垢的形成。
3. 操作条件:
不当的操作条件同样是造成结垢的关键因素之一。诸如在生产流程中,若遇到诸如假液面显示、液面过低或加热蒸汽急剧增加等状况,将会导致加热管出口处的静液压力下降。由此,原本应在加热管出口上方才会沸腾的卤水,会因静液压力不足而在加热管内部提前沸腾。这种非正常的沸腾现象会促使盐类物质结晶析出,并逐渐在加热管的内壁上沉积,形成结垢层。另外,操作参数的频繁波动也会使系统稳定性受损,进而提升了结垢发生的可能性。
4. 化学反应:
当过程的物流与加热表面接触时,由于自氧化和聚合反应而生成反应污垢。例如单体烃类在接触足够高温度的壁面时,可以进行聚合反应而生成聚合物,并牢固地附着于器壁。
5. 腐蚀产物:
金属表面的化学或电化学腐蚀产生的腐蚀产物,一方面造成换热表面上***的热阻,另一方面腐蚀后增加了金属表面的粗糙度,从而有利于沉积结垢和增强了壁面的晶核附着能力。

二、清洗方法
1. 物理清洗法:
机械刮削:利用专用工具进行机械刮削,适用于清除各种类型的垢层,但可能损伤设备表面。
高压水清洗技术:采用高压的射流技术对设备表面的结垢层冲击处理,使其松动,借助强劲的水流将其清除带走。
2. 化学清洗法:
酸洗法:专门针对含有***量碳酸盐组分的垢层或垢层混合物的去除。通过酸与碳酸盐之间的化学反应,生成可溶解的产物,实现除垢的目的。
碱煮—酸洗法:用于清除硫酸钙、硫酸锶等形成的顽固垢层。通过碱液处理,将难溶性的硫酸盐转化为更易溶解的碳酸盐形态,再用酸洗液进一步清除生成的碳酸盐。
综上所述,除臭设备结垢的原因多样,包括水质问题、温度变化、操作条件、化学反应以及腐蚀产物等。为有效清洗这些结垢,可采用物理清洗法和化学清洗法等多种方法。在实际应用中,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清洗方法,以确保除臭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。